同读经典 共品书香 ——机关十二党支部党群学习小组第三小组读书分享主题活动

发布者:徐嘉欣发布时间:2022-05-07浏览次数:1089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打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一个世界。阅读成长一直是机关十二党支部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27日,机关十二党支部党群学习小组第三小组在学校同心教育实践基地开展读书分享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组织委员王宁主持。

首先,王宁传达了王建明书记在新当选的团委委员座谈会上的讲话,并重点就江苏开放大学的文化、江苏开放大学系统和体系、三融合三结合三区联动进行介绍,希望大家准确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在工作实践中开动脑筋,积极探索作为。

随后,学习小组内的三位党员同志依次分享了品读经典《毛泽东选集》的感想。朱海丽认为《毛泽东选集》充分体现毛泽东同志伟大的思想光芒,超凡的军事才能,勇敢的革命精神以及深厚的文化根底,是一本无论何时都值得仔细钻研的好书,对我们了解历史,指导现实都起着大作用。乔淑一归纳总结了《毛泽东选集》四大部分的主要内容,表示团结一切力量,平衡所有阶层,特别要照顾大众利益,革命才能取得成功。王宁分享《毛泽东选集》带给她的三个启示,一是处理问题之前要学会全面地观察与分析,二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三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真正主人。她倡议大家在工作中坚持不断思考、分析、总结,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时,不要放弃努力。“江苏开放大学是江苏人民的大学”,作为一所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为使命的新型大学的一名教师,我们要肩负责任,要以提高资源质量、做好技术服务为宗旨,发挥好资源中心业务优势,服务群众,多为群众办实事。

最后,大家就各自最近阅读的好书开展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书籍类别广泛丰富,有教育类的、电影艺术类的、科幻和历史类的。教育类别中,任丽平带来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是一本自传,作者17岁前没有接受过教育,后从大山中走出来,一路完成了博士学位。作者的亲身经历向读者传达了教育的重要性,因为教育能让人习得最基本的生存理念和看待事物的角度与方法,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大家的内心都深为震动,愿我们都会成为那只鸟,最终飞往憧憬的那座山。乔淑一带来的是《教育的情调》,通过一个个教育小故事,让读者看到真正的教育者应有的样子——敏感而机智。启发我们作为老师,要关心和关注受教者的成长,多从受教者的角度去思考,帮助受教者从迷茫彷徨到探寻方向。

在电影艺术类别中,戴悦分享的《世界电影史》,是全球高校影视专业使用较为普遍的一本电影教科书,书中讲述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第一个黄金时期,以夏衍为代表的左翼作家联盟对电影剧作的巨大贡献,《渔光曲》《马路天使》等电影作品立即浮现在大家的脑海中。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大批优秀电影人他们带着镣铐跳舞,筚路蓝缕地推动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对电影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刘楚雨分享的《烧纸》是韩国导演李沧东的作品,作者深层剖开韩国现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将其经受的历史创伤、人性的残酷、个体命运遭受侵害等问题连根拔起。在这部小说集里,作者不止是人文主义的电影导演,还是一位心怀悲悯的作家。

科幻和历史方面,朱海丽带来的《沙丘》与一般的科幻或奇幻小说不同,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它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生态学,未来学等等,更把人性、人的本质、人的目的放在一个宇宙的尺度上进行思考。人类现阶段的能源已经被严重浪费,而我们自己却不自知。随着气候变化、中东局势、能源危机层出不穷,我们更能发展沙丘中蕴含的现实意义。王宁分享的《跟着文物穿越历史:30件文物里的中国》一书所介绍的30件文物跨越了中华上下五千年,选择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进行讲解。作者虽出身于学院,但讲解并不枯燥,而是介于专业和通俗之间,有利于广大读者接受,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了解文物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看到文物上的中国的缩影。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明心见性,给我们一个新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读书的热情,丰富提升内在修养,增加工作干劲。

(机关十二支部  王宁)


版权所有 © 江苏开放大学 地址:江苏南京江东北路399号18楼19楼
电话:(025)86265554(025)8626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