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时代,混合式教学如何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慕课教学生态,让慕课真正融入课堂,开辟混合式教学新形态?4月18日,江苏省高等学校混合式“金课”教学专题培训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该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探索智慧教学,打造混合式金课”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索和交流分享。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徐庆出席会议并讲话,培训会由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中心主任王建平主持。
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徐庆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教育部大力推进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计划到2020年认定建设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双万”计划是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省教育厅紧密跟随教育部指示,做好工作推动落实。徐庆介绍了4月初教育部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慕课大会,提出要充分借助“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智慧教学。他表示此次培训会主题针对性强,请到的几位专家学者都是在这个领域取得瞩目成绩的,希望老师们通过培训,既思考如何把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做好,也思考如何将其运用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他预祝培训取得成功,祝愿老师们的课早日入选“双万计划”。
培训会议中,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全国高教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秘书长,爱课程中心主任吴博以《”慕””课”相长,打造金课》为主题,从慕课的教学属性出发,展望即将到来的金课时代。他表示做好慕课,是淘汰“水课”、打造新时代本科教育“金课”的重要抓手。他提出要回归课堂来认识金课,打好“建”这个基础,聚焦“用”这个关键,围绕“学”这个目的,做好“管”这个保障。有“中文慕课第一人”之誉的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翁恺用鲜活的案例,分享了他课堂教学中线上经验的线下运用,他表示教学活动从来都是“混合的”,互联网意味着一个优化教学活动的新维度。翁恺在讲授中还精心设置小程序与现场老师进行互动,让在座老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操和运用有更深的体会。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沟通的力量》的课程负责人赵洱岽副教授和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负责人、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胡素君副教授也为现场老师带来了题为《以在线开放课程为核心的系统性教学重构》和《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两场精彩报告。
本次培训由江苏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中心与我校资源建设中心合作举办,旨在积极贯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的要求,推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推进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融合发展,助力教师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打造金课。来自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等全省近40所高校教师以及我校各学院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处、教务处老师共300多人参加了培训。
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徐庆致辞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全国高教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秘书长,爱课程中心主任吴博作主题发言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翁恺分享线上经验的线下运用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沟通的力量》的课程负责人赵洱岽副教授作主题演讲
省高等学校混合式“金课”教学专题培训会现场
(文/徐亚 图/谢小刚)